“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在沪揭幕

  7月11日,“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图为展厅现场。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供稿
中新网上海7月11日电 (于俊 胡文君)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新水墨艺术发展话题的“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11日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

  “水+墨”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连续举办了6年的一项学术品牌展览。今年的“水+墨”展览以“新海派与当代”为主题,聚焦11位上海的新海派艺术家和对中国当代水墨进行实验的国外艺术家,集中展示了他们近几年来最新创作的水墨作品。

图为在展厅一角观摩的参观者。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供稿
图为在展厅一角观摩的参观者。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供稿
当年的海派绘画作为当时的一个创新画派,对中国书法和水墨画的发展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0年代以后,上海的艺术家对于水墨的发展做了很多思考和探索,他们在水墨材料范围内进行试验和创新,并把水墨纳入到当代艺术的领域。本次展览邀请的7位新海派艺术家年龄跨度比较大,既有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成熟艺术家,也有70和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分别从抽象的角度、书写的角度、与影像、科技结合的角度等来呈现新海派当代水墨的发展。

  仇德树、张健君、陈九是新海派艺术家中风格非常成熟但是一直在突破自我的艺术家。

  “裂变”是仇德树持续创作的一个主题,也是他作品风格的一个象征。他通过撕碎宣纸的方法重构自由变化的线条,即裂纹。同时,“裂变”也暗喻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当天,主办方举办的“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场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供稿
当天,主办方举办的“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场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供稿
张健君在创作中不停的拓展水墨的边界,把水墨与影像、装置相结合,展现独特的融汇东西方文化特展的视觉方式。这次展出的作品用拓印与水墨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泼墨的效果,将石库门老墙的斑驳、沧桑感表现得一览无余。而36幅关于上海从19世纪延续现今的路名的摄影作品,更是引起人们对于城市的历史记忆。

  “水”和“节气”的描绘是陈九创作的主题。他用流畅的笔法和几乎透明的墨色,通过层层积墨的方法表现了水和节气的不同形态。本次展出的作品《墨积》系列着重于对水墨痕迹的研究和实验,画面趋向于抽象和平面化。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有4位是外国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除了对水墨材料本身感兴趣之外,对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书法线条和墨色的运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

  芭芭拉·爱德斯坦(BarbaraEdelstein)和斯蒂芬·托宾(SteveTobin)均来自于美国。芭芭拉是上海纽约大学的艺术教授,她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芭芭拉喜欢用墨作为她创作的材料,她曾用心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基本原理,并把它们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展出的《自然自在系列》以摄影和水墨的方式并置:一片荷叶、一根树枝、一根藤条,不仅看到水墨与摄影图像的关联,更使水墨成为自然的延伸。斯蒂芬·托宾的创作涉及到雕塑、水墨等领域。他喜欢对材料进行收集和研究,将大自然中的元素进行拼贴,通过雕塑等形式将自然中看似转瞬的东西永久性的保存下来,在永恒与短暂间找到了平衡。

  加拿大米歇尔·马多(MichelMadore)的绘画主要以人物为主,在材料运用方面非常独特,作品极简、没有色彩,人物用线条表现。这次展出的是米歇尔用纸本水墨和炭笔最新创作的作品,人物的线条虽然若隐若现于团团墨块之中,但其形态和精神内涵却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波兰画家白尾(WieslawBorkowskiJr。)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绘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他把音乐在作品中变成有形的符号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乐书”。他认真临摹和研习颜真卿的《麻姑仙》和褚遂良的《音符经》,从一撇一捺的临摹到逐渐写出自己的心得,然后进行再创作。《循序渐进》作品是他从临摹的字帖中精选部分加以拼贴而成,而英文“StepbyStep”与汉字的结合,更深化了作品的寓意。

  展览揭幕当天,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詹姆斯·艾尔金斯(JamesElkins)就《艺术判断难题的五个原因》进行专题讲座并与参展艺术家展开交流。主办方还举办了“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围绕展览的学术性和可持续性、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在地性等特征,讨论公共文化政策与美术馆的关系以及美术馆在新的语境下如何转向和创新的问题。(完)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