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古书画展览:多媒体手段让三幅画“撑”起一个展览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10日报道:“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昨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呈现了翁同龢五世孙翁万戈旧藏的三幅绘画珍品——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明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轴、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这是一个由三件孤品“撑”起的展览,但是每一件都是美术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并且多媒体技术的加入,让现场丰富多彩。

  三件美术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展览现场

  走进展厅,一整面墙的动态影像让人身临其境。青绿的山水,画中人物谢安与侍女站立其中,眼前是流淌的溪水,一只小鹿涉水而过。这是3D动画视频复原的明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等比例放大两倍投影在文物一侧,使观众有种跟随画中人物游览山水的感觉,体会到传统中国画可游可居的画中境界。

  拐过弯来便看到这件孤品,沈周画多仿元人,画家对画中人物谢安和几名侍女刻意描写,其造型端庄,服饰俨然,在沈氏存世作品中可谓难得一见。

 

3D动画视频复原画作

  展厅中间搭了一个“凉亭”,趴着不少观众在仔仔细细欣赏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卷。在不足74厘米长的画卷上,画家描绘了九十余位人物和鬼神形象,铺绘了繁密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不少观众拿着放大镜一寸寸看,一句句赞叹。在他们的正前方墙壁上,投影仪将全图放大了10倍,让没有放大镜的观众也能细细品味这件作品。

  挂在展厅一侧的巨幅《杜甫诗意图》轴是上博馆藏王原祁画作中最大的一幅,是其在京任职期间为同僚所画康熙御书杜诗诗意。画面纵高321厘米,尺幅异常宏伟,画家刻意经营,堪称巨制,在王氏传世作品中实属罕见。

 

清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

  由于年久失修,该图轴入藏上海博物馆时已经无法悬挂。为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上海博物馆对此图进行了重新修复装裱。“此间书画的纸张已经老化,青天头和包首受到严重的碱性腐蚀,我们决定用中国传统的修复技艺。”上海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专家说,这件画的画芯用娟为双绞丝绢,质地细密光洁,薄如蝉翼。通过仪器测出,1厘米内的经线有70根,纬线有54根,这是清代普通画娟所难以达到的,应为特质娟。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一块质地相似的旧娟来修复这件画作。

  记者看到,除了传统的文字说明之外,现代多媒体技术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国古代书画展览展陈模式,给予观众全新的观展体验。

  常熟翁氏家藏质量上乘

  翁万戈先生,原名翁兴庆,美籍华人。翁先生祖籍常熟,系翁同龢五世孙,著名社会活动家、书画鉴藏家。常熟翁氏家族书画收藏,是近现代江南书画鉴藏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先祖在19世纪收集奠定,而翁氏家藏可谓是美国顶级的中国艺术品私人收藏,翁万戈先生将传承六代的丹青墨宝珍藏在其美国居所“莱溪居”中,并以其作品质量上乘、大师序列恢弘、保藏状态良好和流传著录清晰见长。

 

《白描道君像图卷》局部

  2018年,翁先生于百岁寿辰之际,特将所藏明代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和清代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两件绘画珍品捐赠上海博物馆。加之此前征集入藏的翁氏家族最重要的书画珍品——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卷,常熟翁氏家藏共计三件绘画名迹皆回归祖国怀抱,也填补了上博馆藏相关领域的空白。

 

展览现场《白描道君像图》全图放大10倍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作为上海博物馆的老朋友,翁万戈先生捐献珍贵绘画之义举,再次体现了先生与上海博物馆缔结的不解情缘,这是一场文化的接力,也是海外游子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守望。本次展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文物保护科技等多种视角诠释展品,不仅为上博东馆,更是为未来的中国古代书画展览探索一条崭新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展陈之路。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