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之变——民国大师与中国新文学”展览 在日本长崎开幕

 8月31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共同主办,中国驻长崎总领馆、长崎华侨总会协办的“文白之变——民国大师与中国新文学”展览在日本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开幕。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理事长陈优继、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李战崎、长崎市市长田上富久、长崎华侨总会会长赵弘隆、中国长崎同学会事务局长郭文兵等出席开幕式,并在为展览剪彩后一同观看了展览。

李战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精心合作策划的中国新文学主题展览,在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展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能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深化两国传统友谊。

陈优继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早在日本江户时期,长崎就已作为重要的贸易窗口,接纳了不计其数的中国旅人,此次展览见证了长崎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将为中日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日本NHK电视台、KTN长崎放送局,NHK电视台所属的广播电台,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长崎新闻等媒体对展览开幕式进行了直播报道,媒体专门对本次展览的策展负责人进行现场采访。长崎孔子庙在开幕式现场组织了二胡演奏和川剧变脸等中国传统文化节目庆祝展览开幕,引发观众阵阵掌声、喝彩声。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完成了现代化改革。中国有识之士借鉴明治维新经验,倡导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的口号,广泛传播新思想,深切反映人文理念和社会现实,新文学社团和刊物不断出现,陆续创作出一大批新文学作品,涌现出以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郭沫若、郁达夫等为代表的先驱者。他们对文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独具人文情怀与人格魅力的形象,成为后人尊敬的精神导师。

此次展览选取中国文学革命史上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通过46组文物复制品及若干展板,展现形象鲜明的民国大师以及他们有趣励志的经历与轶事,多角度回顾中国文学革命的历史。

本次展览在形式设计和观众互动环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方式。展览主色调采用蓝色和淡黄色相结合,表现文学的介质——纸张的沧桑感和民国大师们的睿智与渊博;展板在形式设计上采用竖排信纸风格的版面,贴合展览主题;专门设计搭建的民国街巷还原场景,辅以民国服装试穿,塑造了浓厚的民国氛围,充分提升观众的历史带入感。配合展览,还准备了民国大师头像印章及知识魔方等道具进一步增添观众互动体验。

此外,本次展览还专门设置文创产品观摩区域,“新青年”书签、行李牌、冰箱贴、丝巾及民国人物类明信片、办公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融合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将延伸观众的参观记忆。

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被誉为“长崎中的中国”,从1893年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海外中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当地华人华侨的精神寄托和骄傲。这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以来,合作举办的第三个展览。展览将展出至2018年12月22日。

相关产品

评论